U22国足艰难逆转东帝汶,配合生涩暴露战术磨合短板

  9月4日,U23亚洲杯预选赛首轮拉开战幕,U22中国队以2比1的比分艰难战胜东帝汶,尽管取得胜利,比赛过程却远不如预期顺利。《扬子晚报》在赛后分析中指出,面对人口仅140万的东帝汶,原本被视为实力悬殊的“虐菜局”最终演变为场面胶着的“菜鸡互啄”,引发了外界对球队整体表现的广泛讨论。

U22国足艰难逆转东帝汶,配合生涩暴露战术磨合短板

  本届U23亚洲杯预选赛采用严格的晋级机制,11个小组头名直接晋级正赛,另外4个成绩最佳的小组第二同样获得资格。中国队与澳大利亚、东帝汶以及北马里亚纳群岛同处一组,其中澳大利亚被视为最强对手,因此中国队在与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对决中亟需争取更多净胜球,为后续关键战役积累优势。

  比赛开始后,中国队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半场进攻频频失误,拜合拉木在门前近距离头球攻门角度过正,随后一次停球失误直接送给对手反击机会。向余望在禁区内扣过防守队员后射门打偏,再度错失良机。直到第42分钟,中国队才凭借拜合拉木在定位球混战中的后点推射打破僵局。半场结束前,王钰栋在快速反击中于禁区弧顶处巧妙运用脚后跟过人,紧接着右脚兜射破门,将比分改写为2比0。易边再战,东帝汶扳回一球,最终中国队以2比1惊险取胜。

  《扬子晚报》进一步分析认为,这场比赛暴露出球队多重问题。首先,球员来自不同俱乐部,配合明显生疏,例如左脚将胡荷韬被安排在右后卫位置后表现出明显不适。其次,2003年龄段球员习惯防守反击战术,而2005年龄段队员则擅长快速传切配合,两批球员融合后出现诸多战术协调问题。此外,比赛场地因近期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草坪条件恶化,被戏称为“菜地”,严重影响了队员的跑动和传球质量,这一客观因素也遭到外界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U23亚洲杯预选赛历来强调球队的整体磨合与适应能力,此次比赛结果再次凸显年轻球员在大赛压力下的心理调整与战术执行仍需加强。

热点新闻更多 >